上海品茶论坛 清晨六点,第一缕阳光穿过改造后的钢架玻璃穹顶,洒在十六铺码头3号仓库的锈蚀铁门上。66岁的老码头工人赵师傅摸着门框上1987年刻下的水位标记,向参观者讲述着"远东第一码头"的辉煌往事。这座始建于1862年的老码头,如今变身为讲述上海港口故事的沉浸式博物馆。
最具创意的是"声波档案馆"项目。游客扫描不同年代的货物标签,就能听到对应的码头方言录音。上月推出的"潮汐餐桌",根据黄浦江水位变化自动调节高度,餐具上的二维码会讲述对应年份的航运故事。特意保留的龙门吊被改造成观景平台,每到整点就会上演全息投影的"码头工人交响曲"。
最令人动容的是与上海海事大学的合作。学生们用3D打印技术复原了已消失的舢板模型,并开发了"虚拟引航员"系统,让游客体验不同年代的船舶靠泊过程。"这里不是终点站",策展人指着正在排练的码头工人合唱团,"而是上海通向世界的起点"。
end
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